

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1月 2023 浏览人次:446
模板工程作为混凝士建筑工程中的特殊内容.在国内外都已有相当长的发展过程。
初的混凝土模板是采用木制散板,按结构形状拼装成混凝上的成型模型.这种模板装拆费时又费力,拆模后成一堆散板,材料损耗大。
20世纪初,开始出现了装配式定型木建筑模板,根据工程需要,预先设计出一套有几种不同尺寸的定型模板,由加工单位进行批量生产,施工时要按结构形式,预先做出配板设计,在现场按配板图进行拼装-拆模后还可以继续周转使用o这种装配式定型木模板使用了长一段时间,直到现在一些地方仍然在采用用
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,法国等国家开始出现了大型模板.采用机械代替人工-进行大块模板的安装、拆除和搬动,用流水法进行施工.从而可以提高劳动效率,节省劳动力和缩短施工工期,这种模板的施工方法快就普及到欧洲各国o
到了60年代开始出现了组合式定型模板,这种模板是在原来的装配式定型模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.加.t配套的拼装附件,可以拼装成不同尺寸的大型模板。它与以前的以尺寸固定的大型模板不同,由于它采用模数制设计,可以通过板块的组合,变化大型模板的尺寸,它既可以一次拼装,多次重复使用,又可以灵活拼装,随时变化拼装模板的尺寸,因而使用范围广,已成为目前现浇混凝土工程中主要的模板形式。
从模板材料的发展过程来看,早的模板是使用木材制作的,到了1908年美国早使用钢模板。随着钢模板在工程中的大量应用,它的优越性越来越显示出来,一些企业开始对钢模板的设计、制作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,钢模板才得到快速发展,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,1964年又出现了铝合金模板,但至今还未得到广泛的使用。